熱電廠????李洪雨
?
摘??要??低氮燃燒鍋爐采用欠氧燃燒方式,機械不完全燃燒損失增加,煙氣飛灰含碳量較高。分析控制飛灰含碳量的重要性、影響因素,提出調整和控制方法,為鍋爐經濟運行提供參考。
關鍵詞??飛灰含碳量??分析控制
?
1??鐵煤集團熱電廠鍋爐概述
?
鐵煤集團熱電廠共有四臺鍋爐,均為煤粉爐。其中1號爐和2號爐為無錫鍋爐廠制造,型號為UG—130/9.8—M型;3號爐和4號爐為武漢鍋爐廠制造,型號分別為WGZ-130/9.81-4和WGZ-130/9.8-4型。燃燒器原為普通直流型燃燒器,2014年改為低NOX垂直濃淡燃燒器。鍋爐整體呈倒U字形布置,從爐膛出口至尾部煙道依次布置過熱器、省煤器、空氣預熱器、脫硝裝置、電除塵及脫硫裝置。主燃燒器具體布置情況見圖1。
圖1 ?主燃燒器具體布置
?
2??控制飛灰含碳量的意義
?
煤耗是火力發(fā)電機組最主要的經濟技術指標之一,飛灰含碳量高就增加煤耗。在鍋爐各項熱損失中,機械不完全燃燒熱損失僅次于排煙熱損失,約占鍋爐熱效率的0.5 ~5 %。機械未完全燃燒損失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煤粉顆粒大、燃料灰分高或配風不當?shù)仍蛟斐傻拿悍廴紵煌耆?。不但增加煤?/span>,還容易使爐膛出口處結焦或者尾部煙道可燃物積存而引起的再燃燒,危及設備安全運行,同時也影響除塵器及脫硫、脫硝設備,降低了設備壽命。因此,把鍋爐飛灰含碳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,對電廠的經濟指標、設備的安全運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?
3??影響飛灰含碳量的因素
?
3.1??煤質影響
3.1.1??灰分的影響
煤中的灰分高,可燃成分相對降低,發(fā)熱量就低,燃燒時間長,部分煤粉不能燃盡,機械未完全燃燒損失增加。
3.1.2??揮發(fā)分的影響
煤的揮發(fā)分高,揮發(fā)分析出,燃燒時放出大量熱,利于碳粒著火,也提高爐內溫度,易于煤的燃盡。相反,揮發(fā)分低的煤因燃燒時間增加,就難以燃盡。
3.1.3??水分的影響
煤中的水分會降低其低位發(fā)熱量,在燃燒時,水分蒸發(fā)還要吸收部分熱量,降低爐內溫度,水分過大還會使煤粉著火困難,推遲燃燒,增加燃燒損失。
3.2??二次風量的影響 ?
如果二次風量小,爐內缺氧燃燒,推遲著火過程,從而使灰中殘留碳增加。對于低氮燃燒器來說,二次風量過大,破壞爐內分層燃燒效果,會增加氮氧化物生成量,因此要選擇合適的二次風量。
3.3??煤粉細度的影響
煤粉細度和煤粉顆粒均勻度對于煤粉的著火和燃盡影響非常大。煤粉顆粒直徑越大,煤粉燃盡時間越長,不利于完全燃燒,使飛灰含碳量升高。如果煤粉過細,雖利于著火和燃燒,但會增加制粉電耗和金屬磨耗。因此,應通過試驗來確定煤粉經濟細度。煤的揮發(fā)分高或者煤粉顆粒比較均勻,細度可大一些。
3.4??鍋爐熱負荷的影響
鍋爐負荷低時,爐膛煙溫低,火焰卷吸能力小,直接影響煤粉的著火,推遲煤粉燃燒。燃燒時間增加,煤粉燃不盡又造成飛灰含碳量上升;在高負荷時,爐膛煙溫高,著火容易,也有利于燃盡,就能降低飛灰含碳量。但鍋爐熱負荷不可過高,應控制各部煙溫不超標,防止結焦,因此需要將鍋爐負荷控制在經濟負荷范圍內。
3.5??一次風速的影響。
一次風速過大,剛性強,煤粉氣流預熱不充分,燃燒不充分就進入燃盡階段,造成飛灰含碳量增加。一次風速過小,容易造成煤粉氣流貼墻,燒損燃燒器噴口。
?
4??降低飛灰含碳量的方法
?
4.1??選擇合適煤種
熱電廠設計燃用煤種為小青劣質煤,灰分高,發(fā)熱量較低,詳見附表。目前實際燃用的小青煤灰分達到52%,通過運行發(fā)現(xiàn),適當摻燒發(fā)熱量和揮發(fā)分較高、灰分較低的大隆煤,有利于煤粉著火和燃盡,有利于降低飛灰含碳量。
??附表??鍋爐設計煤質
序號 | 名 ????稱 | 符 ?號 | 單位 | 設計煤質 |
1 | 全水份 | Mt | % | 13.54 |
2 | 空氣干燥基水份 | Mad | % | |
3 | 灰份 | Aar | % | 43.27 |
4 | 揮發(fā)份 | Var | % | 39.35 |
5 | 碳 | Car | % | 33.23 |
6 | 氫 | Har | % | 2.18 |
7 | 氮 | Nar | % | 0.44 |
8 | 氧 | Oar | % | 7.11 |
9 | 硫 | Sar | % | 0.23 |
10 | 低位發(fā)熱量 | Qnet.ar | kJ/kg | 12054 |
?
4.2??保持合適的煤粉細度和均勻度
當煤質變化時,應通過實驗來確定煤粉的經濟細度,通常最佳細度控制在R90=20~25%。通過檢測,發(fā)現(xiàn)5號制粉系統(tǒng)煤粉均勻度差。打開人孔檢查發(fā)現(xiàn)粗粉分離器的折向擋板開度與實際指示不一致,開度不均勻。檢修人員調整后,擋板位置與實際相符,開度均勻。再次檢測,煤粉顆粒均勻度恢復正常。圖2、圖3分別為調整前、后5號粗粉分離器折向擋板位置對比。因此,運行中要定期檢測煤粉細度和均勻性,有問題及時調整。
圖2??調整前5號粗粉分離器折向擋板位置
圖3??調整后5號粗粉分離器折向擋板位置
4.3??采用在線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
????在線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可實時傳送煙氣飛灰含碳量數(shù)據(jù),司爐可根據(jù)數(shù)據(jù)變化趨勢提前調整,保持良好的燃燒工況。目前,熱電廠鍋爐飛灰含碳量的測定采用的是定期人工取灰,再進行化驗分析的方法。不能做到實時監(jiān)測調整,對運行人員起不到及時指導作用。應增設煙氣飛灰含碳量實時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,可以提高鍋爐效率。
4.4??優(yōu)化運行工況
4.4.1??合理配合一、二次風,保證燃燒區(qū)氧量
對于低NOx燃燒器,為了控制出口NOx含量,要合理配比上、中、下二次風量及SOFA風量,在能保證爐膛出口煙氣NOx濃度不超標及能保證過熱汽溫時,要盡量增大下二次風量,減少SOFA風量,使火焰中心下移,煤粉在爐膛內停留時間延長,降低飛灰含碳量。
4.4.2??保持較高的一次風溫
提高煤粉氣流的初溫,可減少煤粉著火熱,有利于煤粉揮發(fā)分析出,利于著火和燃盡。但燃用揮發(fā)分較高的煤種時,會造成煤粉提前燃燒,有可能燒損燃燒器的噴口,因此要適當控制。
4.4.3??合理配置給粉機運行方式
本廠鍋爐燃燒器燃燒方式為四角布置切圓燃燒,上下兩層布置共8臺給粉機,同時投運。當上層給粉機轉數(shù)高時,煤粉在爐膛內停留時間縮短,輻射傳熱減少,部分煤粉未燃盡便離開燃燒區(qū),導致飛灰含碳量增加。反之,下層給粉機轉數(shù)較高時,飛灰含碳量相應就會降低。
4.4.4??提供合適的空氣量
?????本廠鍋爐采用欠氧燃燒方式,這就導致化學未完全燃燒損失增大,因此,在能保證爐膛出口煙氣NOx含量不超標及能保證過熱汽溫時,盡量提高過??諝饬浚瑴p少化學未完全燃燒損失,從而降低飛灰含碳量。
4.4.5??強化空氣和煤粉的良好擾動和混合 ?
新安裝的燃燒器或燃燒器大修后,做空氣動力場試驗,確定一二次風門開度,保持各角燃燒器風速均勻,配比合理,切圓大小符合要求。運行時,依照低氮燃燒器廠家提供的配風卡,按鍋爐負荷調整一、二次風速,保證空氣和煤粉的良好混合,使燃料燃燒完全。
?
5??結??語
?
低氮燃燒器因采用欠氧燃燒方式,使煤粉分層燃燒,達到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量的目的,部分煤粉在燃燒區(qū)停留時間減少,燃燒不完全。因此我們在煤種特性、煤粉細度和均勻性、風量配比、鍋爐熱負荷等方面要加強研究,合理調整,從而降低飛灰含碳量、降低煤耗,保障低氮燃燒器鍋爐的安全、高效運行。
?
作者簡介:李洪雨(1978-),男,工程師。2011年畢業(yè)于遼寧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(yè),現(xiàn)任熱電廠鍋爐分場主任。聯(lián)系電話:13470169828。
- 上一篇:第51屆等級獎論文---大興電站機組余熱利用應用實例[ 11-23 ]
- 下一篇:第51屆等級獎論文---管道泵在小區(qū)采暖末端的應用[ 12-08 ]